长安大学

  • 官   网:https://www.chd.edu.cn/
  • 类   型:公办
  • 建校时间:1951
  • 分   类:理工类
  • 所属省份:陕西
  • 硕士点:33个
  • 博士点:9个
  • 电   话:029****34104,029-82334813

长安大学校园风景

长安大学介绍

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,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、国土资源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,国家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建设高校,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。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、西安工程学院、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。学校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,现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、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,校园面积3745亩。校本部毗邻西安大雁塔,渭水校区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。60多年来,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,理工结合,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,以培养公路交通、国土资源、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,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,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5万余人。

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(系),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,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,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40个本科专业类别,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,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,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。现有全日制学生33000余人,其中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。

学校有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,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,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,15个交通运输部、国土资源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5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。拥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。
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27人,其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,*6人,教授、副教授1100余人,博士生导师166人,硕士生导师755人;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位,80余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、交通运输部、陕西省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。

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,近年来,共承担了包括国家973、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8770余项,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奖励20项,省部级一等奖28项,其他省部级奖励200余项;承担了包括国家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80余项,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。年科研经费超过7亿元。

学校编辑出版《中国公路学报》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》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(英文)》《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》《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》《长安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《长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《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》等8种学术性期刊,其中1种为国家百强报刊,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,2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,5种为中文核心期刊。《中国公路学报》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》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。

学校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,先后培养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越南、坦桑尼亚、也门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000多人,现有各类留学生800余人。学校是我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首批招收港、澳、台学生的高校之一。近年来,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,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,先后与美国、英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、日本、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,开展教师互访、学生联合培养、合作科研、联合共建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,主办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。

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,学校树立了“育人为本、质量至上、追求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面对新的历史征程,学校坚持高举*理论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秉承“弘毅明德笃学创新”的校训精神,坚持走“创新发展、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”之路,按照“工科优势突出、理科基础深厚、文科发展繁荣的学科布局,全面深化综合改革,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,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,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,全面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建设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
长安大学就业状况

(一)毕业生就业总体概况

1.学校办学特色十分明显,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、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,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%以上。

2.就业地区广泛,以东南沿海地区省(市)居多,不仅遍及公路交通、国土资源与建筑系统,还延伸到市政、铁道、港航、民航等系统,以从事科研、设计、工程、管理、教学等工作为主。

3.学校依据有关规定,每年可推荐本科毕业生总数5%的优秀学生免试攻读校内外相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。

(二)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

1.2006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.64%,高职(专科)毕业生就业率为76.48%。

2.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:毕业生到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(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广东等)就业的有2515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3.72%;到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14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.98%,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788人(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695人),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9.06%;到冀、晋、豫、鄂、湘、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427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4.21%;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830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7.63%。

3.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: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291人,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.98%;到三资企业、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66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2.00%,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8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.35%;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300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9.99%;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106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.53%;到部队的毕业生有1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.37%;自主创业有5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.17%;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349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1.62%。

(三)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

1.2007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.08%,高职(专科)毕业生就业率为75.25%。

2.按就业地区流向分析:毕业生到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(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广东等)就业的有2907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1?81%;到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1318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7.09%,其中到陕西省就业的有876人(其中到西安市就业的有575人),占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66.46%;到冀、晋、豫、鄂、湘、赣等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有587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.52%;到中小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94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6.48%。

3.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: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有151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42.52%;到三资企业、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有1306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6.81%;到科研设计单位的毕业生有219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6.16%;到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有252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7.09%;到高等学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毕业生有58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.63%;到部队的毕业生有4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.11%;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有201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.66%;自主创业2人,占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0.06%。